我国品牌建设政策的发展
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企业品牌建设已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、增强企业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。国家层面不断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,推动我国品牌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。对我国品牌建设政策的发展进行梳理,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。
我国品牌建设政策的发展
1.政策引导与支持
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品牌建设,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,引导、激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。自2014年起,我国开始实施《国家品牌战略》,将品牌建设作为国家战略,明确提出了“品牌建设”的概念和目标。2017年,我国出台了《关于加快构建品牌体系 推动质量提升的意见》,从战略规划、政策支持、机制创新、品牌推广等多个方面,对品牌建设作出详细部署。
2.政策效果逐步显现
我国品牌建设政策效果逐步显现,一些优秀企业已开始享受到品牌建设的红利。根据中国品牌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品牌发展报告》数据显示,2018年我国品牌价值达到11.96万亿元,同比10.9%。许多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,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,中国华为、中国阿里巴巴等企业的品牌价值 already超过千亿美元。
我国品牌建设政策的展望
1.加强政策协同
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政策的协同,形成政府、企业、科研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品牌建设格局。政策制定部门将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,确保政策效果的最大化。
我国品牌建设政策的发展 图1
2.加大政策支持力度
我国将继续加大品牌建设政策的支持力度,通过设立品牌建设专项资金,对重点产业、重点企业给予重点支持。还将通过税收优惠、贷款贴息等方式,降低企业品牌建设的成本。
3.推动品牌全球化
我国将积极推动品牌全球化,支持企业走出国门,加强与国际知名品牌的竞争与合作。通过参加国际展览、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等方式,提升我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4.加强品牌保护
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品牌保护,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,维护企业合法权益。通过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、加强执法力度等方式,为品牌建设提供有力保障。
我国品牌建设政策发展迅速,未来将继续保持快速。在此背景下,企业应抓住机遇,加强品牌建设,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,以适应未来市场竞争的加剧。作为融资企业,可以通过申请品牌建设贷款,获得资金支持,助力企业品牌建设。
(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,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。)